从等待到遭遇到寻找并挑选到培育并经营再到创造——论个体爱情发展之路
等待
个体的此一爱情策略,让个体消极无为于爱情。但是,由于本能的对亲密(attatchment,或称为依恋)的需求,个体不可能不在等待爱情降临于自己身上之时充满了幻想。不成熟的思春期少男少女们,经常就是此一策略的集中人群。在这些人中,特别是女性的未成年者,常常耽于想象出现一个白马王子,风度翩翩来向自己求爱,单膝跪地,献上娇艳的红玫瑰,而自己则是穿着水晶鞋的舞者,高傲地接受着对方的乞求,赐予对方永远不变的美丽的爱。童话中的种种描写,对她们特别具有吸引力。在这种爱情观的背后,或许蕴藏着某种侥幸心理,而她们的自我中心思维决定了侥幸心理是如何演绎为让她沉迷甚至沉醉不己的白日梦的。
有些幼小的男童,很容易把自己幻想的对象定位为和自己母亲一模一样的女性。更小的时候,甚至无法分辨自己的母亲与其它异性之间的差异,直接宣称自己将来要娶母亲为妻者,也相当地普遍。
这样的爱情观,是被动的,是待价而沽的,是需要他人来发现的,来给予的。这种爱情观基本上是本能的,自动化的水平,完全未能有反思、感悟的状态。
遭遇
解逅相遇,一见钟情,这是年纪稍长的未成年孩子们的爱情幻想。这种幻想,可以一直持续到成年期,甚至偶尔在中年人群也可以见到。
相比于等待的策略,遭遇策略则显示了一定的主动性。毕竟,自己在遭遇他者时,是在运动着的。但是,这种运动着的状态,并不指向对亲密关系本身的切实努力,而只是在地理或空间位置上的个人运动。而外在于自我的亲密对象,则永远在心理上是与自我相疏离的。两者之间,并没有真正的内在联结,关系本身显得相当神奇而脆弱。这样的爱情策略,同样沾有不少白日梦的性质,它是被动存在的,并不是通过主观的有意识的个人努力来达成的。
渴求一劳永逸,渴望被人欣赏,被人爱,进而成为一个骄傲的公主、王子,也仍是这种爱情的主色调。
在等待策略中,个体只要动动心思则可;而在遭遇策略下,个人不只是动点心思,还要动动腿脚、动动眼睛(“一见钟情”之“见”)了。
抱持这种爱情观的人,喜欢读言情小说,比如琼瑶作品。这种爱情观,相信爱情是命运决定的,因而是没有道理可说的。这种爱情观,也是理想化的,自我欺骗性质的。而消极的方面,与等待策略无异。
以上的爱情观,大体上是比较幼稚的。其特点是非理性的。
寻找并挑选
寻找并挑选,显然,“寻找”之“找”和“挑选”之“挑”,都已经意味着“亲自”或“亲手”操作了。这已经是一定程度的主动性的表现。然而此一策略,也很可能意味着某种“关系(互动)视野”的缺乏,而有嫌将潜在的爱人“客体化”了。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一个镜头,——若干可能的“秋香”排成一队,叫唐伯虎来从中挑选一个,生动地反映了此一爱情观。
所谓将爱人“客体化”,就是把爱的(潜在)对象,当成是自己的观察、分析、研究对象,从自己主观的立场看这个对象是否对自己有利或适合,决定自己要不要这个对象。因而这种爱情观暗含相当的功利性,是一种势利观念的表达。而且这种爱情观,显然是把对方客体化的同时,也把对方物化了,异化了。把对方当成是一个根本无法主宰自我的某种被动存在,任由自己来操纵,来支配。在封建时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卑微而低下,因而常常扮演一个被挑选的对象,听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把个人的爱情婚姻命运交给另一个人,另一个自己根本不了解,根本无法尝试接近的人,甚至完全陌生的人。因而,寻找并挑选的策略,只能产生某种表面匹配,实质充斥了不平等的婚姻关系,爱情,已经变成了一种奢望。
许多现代社会中的男人,只要是其观念发展水平仍停留于门当户对、金童玉女、郎才女貌等心理状态,也难免要上这种策略的套。男性为了自己的挑选的权力,一般而言,总是要通过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使自己变得有钱有势等方式,来叫自己的外表形象、外部资源状况变得更为优越,对异性、对他人来说更象是一个“可靠的主儿”,增加自己的“魅力”。过去,把郎才女貌当成是绝配,就是这种寻找并挑选策略的社会性后果。
这种爱情观,在那些并不注重个人精神生活质量的个体身上,已经是一个发展的极限了。而它,却不免有媚俗的嫌疑。
培育并经营
这种爱情策略,其实已经把关系视野放到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来考量了。“培育”意味着爱情是可以由少到多,由初识、吸引、相处等原始状态开始的。而“经营”,意味着培育之后,还需要持续投入精力,把爱情的发展过程,当成是一种类似于事业发展的过程,需要在收获之前进行大量的“田间作业”,以使得这个爱情发展过程更有主动投情的意趣。大量的浪漫爱情故事,其实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主动投情并在关系中得到对方各种各样不同的反馈的过程。
在这样的爱情观下,心心相印就成了目标。它是讲究过程的,而不完全指向结果(如结婚/占有/“永远的幸福生活”诸如此类的想法)。培育之,经营之,这样的爱情观,已经是比较文明的,是爱情发展的较高阶段。拥有此类理念的人,个人人格的成熟性,反映为对关系中互动感受的重视,以及个人在关系发展中的责任意识的明晰。爱情对这种策略的拥有者,已经不只是一个“猎获”的过程,也不只是一个“寄托”的过程。他们更重视当下的感受,重视动态的互动过程,而不会被某种流俗的结果预期所左右。相应地,个体在这种亲密关系经营中会更为注重对方的感受,能够更为及时地调整个人的行动与心态,以顾全关系的整体性,顾全关系发展的当时的外部环境条件以及双方内部的心理条件,能够体验到爱情的浪漫的同时,体验到爱情中的某种高级情感,如道德感,悲剧感,共鸣感。
这个阶段的爱情观,已经相当成熟;但其中可能还是缺乏某种灵活性、优雅性、艺术性的缺陷。或许这样的爱情,特点是辛苦多,快乐少了点,因而虽有崇高感却容易缺乏幽默感。
创造
这一策略,是爱情发展的极致。这种策略认为,爱情可以“无中生有”,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对方的某种“优秀”或“可爱”,才去爱。创造的爱情观,充满了变化,充满了主观能动性。创造,意味着爱情是可以凭借个人的意愿、意志主动培育出来,而爱情的种子,却在自己的内心之中。“爱的意念”,似乎决定了爱情是可以相当程度地摆脱外部条件而独立存在的。
和谐,关系中的适配性,是这种爱情观下的关系目标。它已经摒弃了占有、嫉妒、怨恨等情感,而顶多会在遭受挫折时感到悲伤、无奈或遗憾,这类负面的感受,并不含有强烈的敌意,因而并不存在极大的破坏性。拥有此种爱情观的个体,心态趋于平和,能够看淡许多事物,接受所有的可能性,坦然从容甚至洒脱超脱地对待爱情命运。与此同时,这种人生还把自己的爱情建立在信念之上。“有爱的生活,可以锦上添花;无爱的生活,也不妨是一匹良锦。”“爱在爱者心中,而不是在被爱者身上。”
创造的爱情观,把爱情生活哲学化了,诗化了,充满了非功利的审美情调,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创造与爱情的联合,使得人生更有意义感,更能激发起当事人对生命本身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热爱。
创造者,会在爱情中以一种充满了好奇、憧憬、灵感、空杯心态去发现,去构想,去投情,去体验。创造,使得爱情显出它的空灵性,显出它的无限性与发展性。在这样的爱中,爱与艺术就已经是一体了,趋近了天人合一的状态。
只有充分经历了情感,只有到了个人的情感、理智两者相当和谐的程度,只有个人的内在自我已经清明有加,不再为纷繁的世象所迷惑,只有个人的人格整合基本完成,个体在爱情中的创造性,才有可能得以萌芽、发挥和起到为真正的爱情之酝酿所作的胚胎作用。
对于那些富有创造性的个体,爱情之路是没有尽头的;他们不会害怕挫折与丧失,他们能够从轻度的受伤经历中很快得以复原,能够永不绝望地面对人生。这样的爱情观下,个体更多地把自己的目光聚焦于爱情中的亮丽面,而不会被它的阴暗面所淹没,或吞噬。他们充满了感激之心,欣赏着自己的爱情,欣赏着爱人,欣赏着爱人所欣赏的。他们主张爱者是与恨相绝缘的;对他们来说,从来不存在什么“失恋”。哪怕是最终劳燕分飞,他们也觉得仍是可以接受的,并泰然处之。
通常,创造者的爱情人生,总是成双成对出现的;这种组合使得这样的爱情充满了生机,而不那么容易让人厌倦。有着内在生命力的爱情,必是那种创造着的爱情,运动中的爱情,无所依附无所归属,开放而流浪的爱情,以及无所畏惧无所哀伤,坦荡而磊落的爱情。
往往是一个爱情的大智者,才有可能抵达这种境界,爱情的极美境界。
以上我大体描述了个体的爱情发展之路,从等待、遭遇、寻找并挑选、培育并经营,一直到创造,风光旖旎。而我们中的许多人,发展的水平很有可能只是停留于原始的几个状态:等待的、遭遇的、寻找并挑选的。抱持这些观念的人,往往把婚姻当成了爱情的坟墓,一点也不奇怪。而在发展水平相当高的培育、经营、创造之爱情阶段,已经能够把爱情与婚姻相对独立起来,而且,不再“生活在过去(的记忆)或未来(的向往)”中,而是紧紧抓住此时此地的感受,抓住爱中的互动来主动投入情感,用心努力。
曾经我写过一篇文章叫《情感关系的本质内容与要素》,它主要是从横断面来描述爱情(或亲密关系)本身的“构成”,而这里的小文,则从“历程”看,描述了个体内在的爱情观逐步成熟的过程。相互结合,把构成与历程相参照,或许,我们能够在内心中形成有关爱情的一个立体图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