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分离-个体化阶段”,婴儿没有得到妈妈的持续呵护、共情和及时响应,那么,婴儿就会一直处在“好自体”与“坏自体”的割裂状态,其在内心保持着“好妈妈”、“好自身”的幻想,而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强烈的弱小无力感、无价值感、被遗弃感,有着对自己的“坏自体”的强烈憎恨与自我贬低,反向形成“好自体”,并理想化地去强烈追求这个“好自体”。婴儿可以一直使用这种理想化的心理防御机制,一直持续到成年,构成他“过度理想化的人格特征”,这样的人经常会对赞美成瘾,认为“自己的筐里没烂杏”,自己什么东西都必须是好的,必须超过别人,压别人一头,强求自己达到自我理想的程度,强求别人必须把我看作是 “十分完美的人”。
在人际互动中,这样的人,往往会把“好自体”留给自己,把“坏自体”投射给他人,经常是在显示自己比别人好,显示自己的优秀,对赞美成瘾,经常会在人际关系中贬低别人、剥削别人,指责别人多么的糟糕和差劲儿。这一部分心理活动,属于克莱因所说的“分裂-偏执(P-S)位态”。
为了让自己达到“完美的境地”,往往需要“头悬梁、锥刺股”地虐待自己,削足适履,让自己受苦,自我虐待,让自己达到“理想自我的状态”。如果自己能够达到这种自我理想的状态,就会沾沾自喜,但是,很快就会觉得自己仍然不够优秀,仍然会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存在,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为此而忐忑不安,甚至是“羡慕嫉妒恨”。如果达不到这种“十分完美的状态”,立刻就会变得自我贬低,自我憎恨,自我攻击,自残自伤,甚至自杀。其内心无法整合处理“理想自体与现实自体”之间的冲突。
在强求自己达到“十分完美”的过程中,还会对他人进行强求,强求他人认同自己的想法,强求他人赞美自己。如果别人不顺从,甚至不相应,就会对他人产生愤怒,并进行贬低和攻击。即使别人顺从了他的强求,他也会贬低他人,压别人一头,认为别人劣等,不如自己完美。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剥削、压制他人。
例如,有一个中年女人,对着镜子问“我是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当镜子告诉她“还有一个小姑娘比你更漂亮”时,她就会愤怒地派人去杀害这个小姑娘。这个自恋的女人,内心很没有同情心,缺少共情能力,缺少跟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尽管她表面上显得自己很阳光,很牛,很自信,其内心深处却被不安、恐惧、嫉妒的酸楚所占据。
受“自恋理想化”的推动,无论把自己想象成“最美丽”、“最有能力”或者“最有道德感”,所有这些“自我理想化”的共同特点是“委屈自己,讨好别人”。严重时,表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等。
关于自恋的这一层含义,属于“自体心理学”中的“自恋理想化的移情”和“自恋移情的愤怒”。
小结:健康的自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