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 联 系 人:彭蓝飞
  • 联系邮箱:angelfei618@163.com
  • 中心地址:东莞市莞城区东纵路翠珑湾10栋508
幸福婚姻
  •  首页 
  •   >  婚姻家庭
  •   >  幸福婚姻
 

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父女恋”

添加时间:2013-09-27 16:53:06    浏览次数:16次


“父女恋”,顾名思义,就是男方的年龄接近女方的父亲,形成辈差。“父女恋”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很久的历史,它就是畜妾制。男人可以在任何年龄段娶一个少艾,其中不乏男女真情相恋者,如白居易与樊素、小蛮,苏东坡与朝云等。白居易曾以“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来描述两位少女的可爱,这成了当今社会女子性感的标志,而苏东坡则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赠给朝云,这成了当今社会乐观向上的名言。但历史上的“父女恋”是封建社会与夫权专制的结果,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它被彻底推翻了。所以在现代社会中,“父女恋”及其婚姻总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男女“父女恋”各为了什么?

就男性而言,“父女恋”的心理基础大多是对人生的缺憾感。人过中年,其智力、记忆力、语言能力等都会开始逐渐下降,使得个体的抑郁性、固执性、歇斯底里性等特征明显增强,这种心理上的落差极易使人产生“饱和心理”。对此,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ckson)曾以“停滞状态”(stagnation)来加以描述。而此时一层不变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也很容易使人产生枯竭感。另一方面,人类本来向往不衰与长寿,随着年龄的老化,这种冲动会愈加强烈。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真正享受过爱情的男性而言,能够“抓住青春的尾巴”,潇洒走一回,便成了其内心的呐喊,形成对爱情与婚姻的“未完成情结”。他们在爱情中寻求的是当初男子气概和青春气息,并力图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来减少年龄老化所带来的绝望和孤独感。 

就女性而言,“父女恋”的心理基础往往是“父爱饥渴”。这是恋父情结的延续,它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女孩小时候缺乏父爱,所以在潜意识里不断驱动自己靠近年长的男性,以补偿当初的缺憾,另一方面则可能是由于女孩小时候得到过多的父爱,所以从小崇尚父亲,对父亲深情专注,无法完成与父亲的心理分离。由此,他们会按照父亲的标准去寻找丈夫,使其成为父亲的替代。她们在爱情中寻求的是安全感、依赖感及物质需求的高度满足。


总之,男人要把“父女恋”进行到底是因为他们要抓住青春的尾巴,而女人要把“父女恋”进行到底是因为她们要继续做女儿。由此,男人会放大女人的青春而缩小其幼稚,而女人会放大男人的成熟放而缩小其世故。



孙中山与宋庆龄“父女恋”各得到了什么?

1913年8月29日,刚从美国大学毕业的宋庆龄抵达日本横滨,第二天就在父亲和姐姐的陪同下去拜访孙中山。宋庆龄见到孙中山,极为兴奋,并协同姐姐一道帮助孙中山处理英文信件。1914年9月宋霭龄去上海与孔祥熙完婚,宋庆龄全面接替姐姐,做了孙中山的专职秘书。


 
   孙中山与宋庆龄朝夕相处,日久生情,但两人相差27岁,且孙中山当时已有妻室和三个子女。但宋庆龄心意甚决,1915年6月特地为她和孙中山的婚事回上海征求父母的同意,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并被软禁在家中。与此同时。孙中山将元配卢夫人从澳门接到日本办理离婚手续。同年10月的一个夜晚,宋庆龄在女佣的帮助下,爬窗逃走,来到日本。10月24日,49岁的孙中山与22岁的宋庆龄在少数友人的见证下,共结连理。但在当时,两人的结合是并不被大多人所接受。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曾是孙中山最坚定的朋友和革命伙伴,曾为此破口大骂孙中山,宋庆龄的妈妈也曾力劝女儿说:“孙已有妻室,儿子比你还大,何以有面目见人”。但宋庆龄曾誓言:“与孙总理结婚是我的志向,谁也拦不住我。”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两个人义无反顾地走在一起?

崇拜情结的满足。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曾问宋庆龄:“您是怎样爱上孙中山博士的?”宋庆龄回答说:“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而是出于对英雄的敬仰。


对孙中山而言,他首先得到了巨大的精神满足。当时孙中山的处境十分不妙,先是被篡权者袁世凯宣布为大逆不道之人,后又被外国政府所抛弃。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宋庆龄来到他身边,心甘情愿地“做个冒险的追随者”。这给了孙中山极大的慰藉。


宋庆龄曾著写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情》的文章,它使得孙中山激动不已,对宋庆龄有了更深层的认识。他们的结合不仅是为了爱情,更是为了共同的革命信念。


此外,孙中山得到了工作上的巨大支持。宋庆龄从美国韦斯理女校毕业,学历甚高,见识甚广,他们俩的结合真正实现了夫唱妇随。这是孙中山多年梦想的实现。而在此之前,孙中山的婚姻是包办婚姻,不能与妻子交心,事业也难以得到妻子的理解,所以一直孤身在外奋斗,内心孤寂无比。    

最后,孙中山也得到了爱情生活的巨大滋润。孙中山长期渴望在感情上被人理解。宋庆龄年轻貌美,充满活力,这激发了孙中山对生活热情。孙中山曾对此有极高的评价:“我的妻子,是受过美国大学教育的女性;是我最早的同志和朋友的女儿。我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这是我过去从未享受过的真正的家庭生活,我能与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助手生活在一起,我是多么幸福!”


就宋庆龄而言,她首先在爱情中得到了英雄”宋庆龄从少女时代起就崇拜英雄,曾为法国圣女贞德的事迹深深打动。数十年来,孙中山为推翻而呐喊呼唤,终于成功,是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现在他虽处于困境,但这绝不影响宋庆龄对他的崇拜。孙中山不屈不挠的斗志、谦逊谨慎的作风、冷静智慧的风采,都尤令宋庆龄钦佩。


其次,宋庆龄得到了自我理想的满足。宋庆龄曾回忆:“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中山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当时,孙中山正在东京流亡,而我刚从韦斯利学院毕业往返回国的途中,在日本,我去看望他,并主动提出要帮助他。”可以说,与孙中山的结合,为宋庆龄实现自己拯救中国的理想提供了一个足够的平台。


再次,宋庆龄得到了自我价值自我完善的满足。宋庆龄曾给美国的同学写信说:“我是幸福的。我想尽可能地帮丈夫多做英文通讯工作。我的法语大有进步。我最近能看懂法文报纸,并能作简单翻译。因此,我相信你能理解,结婚对我来说,除了没有伤脑筋的考试以外,它好像是在上另一个学校。”而宋庆龄在美国的同学都知道,她在帮助丈夫使中国摆脱贫困与落后,这是何等伟大的事业。


最后,宋庆龄得到了父爱的满足。宋庆龄在孙中山面前,更多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乖乖女,这是孙中山从未有过的体验,令双方都十分享受。宋庆龄曾无比自豪地说“我能帮助中国,我也能帮助孙先生,他需要我”,诚如她所说,宋庆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能力支持孙中山。

 

父女恋的群体心像分析

父女恋作为一种稳定的恋爱、婚姻关系,一般会具有下列的心理意象特点:

第一、“女儿”十分享受在“父亲”面前扮演乖孩子的角色,在潜意识中把恋人当作自己的父亲,努力加以取悦、表现,甚至是绝对的顺从;

第二、“女儿”十分崇拜“父亲”的成熟感和权威感,享受对“父亲”的物质与精神索取与依赖,并乐此不倦;

第三、“父亲”对于自己的爱情与婚姻有很大的缺憾感,希望在有生之年加以弥补和重新体验。

第四、“父亲”在潜意识中寻求女儿的体验,不断追逐其释放与补偿。

对于两人的婚姻,孙中山曾言:“如能与她结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亦不后悔。”宋庆龄也曾表示“假如一切事情都要再重复一次的话,我还愿意同样地生活”。孙中山从事革命事业多年,到了宋庆龄这里才真正体验到自己作为一个英雄的乐趣,而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才令她的英雄崇拜情结得到了最大的实现。

这份内心的呼唤,是两个人结合的磁力推动。

下篇文章分析,母子恋背后的玄机。





 

 
 

彭蓝飞老师

564823170
咨询预约电话
0769 - 23607195
13688911801
 
分享按钮
 
电话:0769 - 23607195 13688911801Copyright 2006-2013 http://www.dgdzh.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006080号
地址:东莞市莞城区东纵路翠珑湾10栋508 邮箱: angelfei618@163.com
大智慧心理咨询中心:www.dgdzh.com